标准气体进样操作及注意事项
一、标准气体进样方法
-
直接注入法(注射器进样)
-
操作步骤:
-
使用气密性注射器抽取标准气体,排空气泡后快速注入仪器进样口。
-
适用于小体积(如气相色谱的微量进样)。
-
-
适用场景:实验室快速校准或低流量需求的分析。
-
-
钢瓶减压阀进样
-
操作步骤:
-
连接钢瓶减压阀,调节输出压力至仪器要求范围(通常0.1~0.5 MPa)。
-
通过稳流阀或质量流量控制器(MFC)控制流速,确保稳定输出。
-
-
适用场景:长时间校准或连续监测。
-
-
气袋/气罐进样(如Tedlar气袋)
-
操作步骤:
-
将标准气体充入气袋,通过泵或负压吸入仪器。
-
注意气袋材质需与气体兼容(如VOCs分析需用聚氟乙烯材质)。
-
-
-
动态稀释法
-
操作步骤:
-
使用稀释装置(如混气仪)将高浓度标准气体与载气(如氮气)按比例混合。
-
适用于低浓度标准气体的制备(如ppb级污染物)。
-
-
二、操作注意事项
-
气密性检查
-
所有连接处需用检漏液(如肥皂水)测试,避免微小泄漏导致浓度偏差。
-
-
材料兼容性
-
腐蚀性气体(如H₂S、Cl₂)需使用聚四氟乙烯(PTFE)或不锈钢管路,避免橡胶/塑料降解。
-
-
温度与压力控制
-
钢瓶需静置至室温后再使用,避免温度变化导致压力波动(理想环境:25±2℃)。
-
减压阀输出压力需稳定,建议使用双级减压阀减少压力波动。
-
-
置换与清洗
-
新气路或长期未使用的管路需用载气“吹扫”3~5倍体积,避免残留污染。
-
注射器进样前需用标准气体润洗3次以上。
-
-
流量稳定性
-
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(MFC)或皂膜流量计校准流量,确保流速恒定(如1 L/min±2%)。
-
-
安全防护
-
毒性/易燃气体(如CO、CH₄)需在通风橱操作,佩戴防毒面具和气体检测仪。
-
钢瓶需固定防倾倒,远离热源。
-
-
数据记录
-
记录钢瓶编号、浓度、有效期、进样时间及环境条件(温湿度),便于溯源。
-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-
问题1:重复性差
→ 检查气路泄漏或注射器密封性,确保进样速度一致。 -
问题2:浓度异常
→ 确认钢瓶有效期(通常1~2年),避免气体分层(钢瓶需倒置滚动混匀)。 -
问题3:仪器响应慢
→ 检查气路是否堵塞,或进样流量是否过低(如GC需≥30 mL/min)。
总结
标准气体进样的核心在于稳定性和准确性,需结合气体性质、仪器要求及安全规范综合设计流程。定期校准设备(如流量计、减压阀)并严格记录操作参数,可大幅降低实验误差。